第七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特别报道之一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编者按:近日,第七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作为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主题论坛在北京举办。多位国际组织代表、驻华使节、有关国家和地区卫生主管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香港、澳门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致辞。与会嘉宾围绕“深化‘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主题,深入研讨展望未来。本版分两期刊载嘉宾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推动中医药在全球发挥更大作用
世界贸易网点联盟主席 布鲁诺·麦斯尔
我们深知,健康产业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医药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领域。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速。我们见证了中医药企业在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的迅速发展,这不仅为当地的健康产业带来了新机遇,也为全球中医药贸易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世界贸易网点联盟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贸易平台,积极推动中医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化。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互信共赢的国际贸易网络,确保中医药不仅仅是在健康领域起到作用,还能通过公平的贸易体系,带动更多国家参与全球健康事业的建设。通过贸易节点,我们帮助中医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支持他们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深度合作,促进产品流通和技术转移。
在全球健康体系面临巨大挑战的今天,跨境医疗合作变得愈加重要。我们相信,中医药可以通过“一带一路”这一重要途径,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增进人类健康福祉领域。
未来,世界贸易网点联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携手各国政府、相关机构及企业,为中医药的国际化和全球推广提供更多支持与保障。我们也将继续推动中医药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应用,助其成为这些国家健康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是全球健康覆盖的重要力量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 马丁·泰勒
当前,全球卫生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心脏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负担不断加重,同时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加剧了医疗负担。我们要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初级卫生保健,注重预防、早期发现和长期护理。这其中,中医药发挥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强调整体方法,注重全身调节和疾病预防。其中,“预防性治疗(治未病)”的理念尤为重要。同时,中医还会根据个人情况采取差异化疗法,提供个性化的治疗,这种方法对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来说特别有利。
中国在将中医药纳入其初级卫生保健体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绝大多数初级卫生保健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长期以来一直在推动传统和补充医学在身心健康方面发挥作用,并倡导将经验证的传统做法与国家卫生体系相结合,以改善初级保健的可及性。
中国在传统医学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资源,可以发挥关键作用,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传统医学知识和实践的交流。
通过利用庞大的网络和专业知识,中国可以支持“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将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医疗体系,同时加强监管,促进传统医疗实践标准化,优化传统医学的跨部门价值。
促进中医药在匈牙利的推广
匈牙利驻华大使 白思谛
中国在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匈牙利的“向东开放”政策完美契合,展示了双方加强联系与促进欧亚合作的共同承诺。
中医药是一个复杂的医学体系,在匈牙利广为人知。1963年,匈牙利出版了第一本关于中医药的书籍。1997年,中医药在匈牙利被合法化,允许只有医生资格的人才能从事中医治疗。自2011年以来,塞梅维什大学通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校外培训项目,开展了与中医药相关的教育。2015年,匈牙利政府通过了一项关于中医师在匈牙利行医的法令,根据该法令,具有高等教育学位的相关人员可以以规范的方式从事中医工作。2019年,塞梅维什大学与上海和哈尔滨的大学共同成立了中医药教育与研究中心。此举使得中医本科课程能够在匈牙利大学开设。该课程的学生前四年在布达佩斯学习中医学基础,最后一年在哈尔滨的大学学习。成功完成课程的学生将获得哈尔滨的大学的学士学位,该学位得到匈牙利的认可,学生可以在医疗卫生领域工作。
未来,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中医药在匈牙利的推广与应用。
中医药在印尼早已深入人心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 娜迪娅
中医和中药的疗效在印度尼西亚早已深入人心,印度尼西亚政府重视并支持中医药在印尼的发展,允许针灸进入印尼医疗机构,并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部分。同时,印尼教育和文化部也支持成立中医学校和中草药研究所,并给予中医毕业生等同于西医专业毕业生的地位。
随着“中医热”在全球的不断兴起和中医疗效的凸显,有着深厚印尼民众基础的中医药在两国政府和医师药师等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在印尼的发展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马六甲海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传统医药是我们最关注的贸易产业之一。印度尼西亚拥有良好的中医药发展基础,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之间可以通过学界、业界和政府三方合作,更好地促进中医药在海外落地生根。
传统医学获古巴民众青睐
古巴卫生部副部长 雷诺尔·加西亚
目前,我们国家有11种被监管的自然与传统医学疗法,包括针灸及相关技术、草药疗法、蜂疗法、顺势疗法、花卉疗法、臭氧疗法、传统运动疗法、医用水疗、阳光-海洋疗法、天然营养疗法以及最近引入的阿育吠陀疗法。
自然医学和传统医学是古巴政府的优先事项之一。农业部有169个药用植物农场,种植古巴草药;古巴分布有77个天然产品生产中心,确保高度需求药品的可及性;在医疗服务领域,每个初级保健级别的综合康复服务中心都有自然与传统医学的病房;在教育领域,自然与传统医学是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也是所有健康科学专业的课程策略之一。
截至2023年年底,我们将国家基本天然产品清单中的物品增加到179种,采用自然与传统医学疗法的医疗服务已达6000万次治疗,其中77.7%在初级保健级别进行,应用最多的疗法是草药疗法和针灸。
我们将自然与传统医学整合到国家卫生系统中的经验已得到认可。
以传统医学为纽带促进交流互鉴
斯里兰卡卫生部国务部长 希塔· 库马里·阿兰贝波拉
斯里兰卡和中国一样,有着悠久而杰出的传统医学历史,植根于数千年的实践。我们古老的治疗传统与自然紧密相连,我们的医疗系统基于这样一种理解,即健康和幸福源于身体、心灵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平衡。这些原则与中医药的核心原则产生了共鸣。
在斯里兰卡,我们的传统医学体系包括“阿育吠陀”(Ayurveda)、“悉达”(Siddha)、“尤纳尼”(Unani)和“德希亚·奇基萨”(DeshiyaChikitsa)。这些传统医学体系虽然不同,但与中医药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与周围世界的自然元素保持一致来促进整体健康。
希望斯里兰卡和中国加强合作交流,进一步探索将传统医学融入现代医疗保健体系的生动实践,为全世界人民提供更容易获得的医疗保健铺平道路。
“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合作与发展,为分享我们各自的医学传统提供了理想的平台。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传统医学与现代医疗实践并驾齐驱的未来,促进全球对传统医学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建立一个更健康、更和谐的世界。
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助理署长 方浩澄
香港特区政府一直积极配合国家规划,推动中医药发展,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香港积极推动各类中医药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项目。香港有三所本地大学开办全日制中医药高等教育课程,以培养中医药人才。另外,已有多所大学参与中医药相关科研。香港首家中医医院建设工程及开源筹备工作已经开展,将成为人才培训及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我们拥有蓬勃的中医药贸易市场,香港中医药业包括中药的制造、分销,例如进出口贸易、批发及零售。香港已经有超过8000种注册的中成药,持牌中药商业有8000多家。香港拥有世界级的基础交通、优质网络水平。这些有利条件均有助于扩大中医药产品贸易,加强区域协同对接。
香港具有连通内地与国际的优势。从2012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委任香港卫生署中医药事务部为传统医学合作中心。我们积极融入国家中医药发展大局,充分发挥香港优势及国际网络作用,利用香港作为国家国际窗口的重要角色,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未来,香港会继续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培育中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为中医药走出去搭桥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药物监督管理局局长 蔡炳祥
“一带一路”跨越不同的国家地区,虽然各国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文化宗教等,但让民众生活更美好是大家共同的目标。基于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澳门发挥着独特的平台作用,是内地与葡语系国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东盟的桥梁,这对于宣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澳门特区政府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透过持续举办传统医药研修班,让更多国家认识和了解中医药文化及理念;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协助业界拓展对葡语系国家的中医药服务贸易,目前产业园已协助将22款中药产品成功推广至葡语系国家,当中有3款产品是澳门的中成药。另外,今年有1款澳门制造的中成药也成功在一个东盟国家上市。中药产品在国际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我们积极协助本地药厂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制药水平,建立国际对从澳门“走出去”的中药产品的信心。
澳门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贡献者及受益者,将继续发挥独特优势,持续参与区域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及现代化发展,为中医药国际化贡献澳门力量。(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张霄整理)
(责任编辑: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