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自身健康愈发关注,对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中医药文化的了解需求日益增加。在这种趋势下,中医药文化相关内容的短视频发展迅猛,极大地满足了公众的中医药健康需求,提升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中医药学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然而,“药香也怕巷子深”,中医药要实现活态传承,少不了话语体系的创新与传播形式的拓展,也才能深入挖掘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其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
在短视频平台,除了中医药专业机构和中医药专家、医生开通新媒体账号、拍摄短视频,为广大网友答疑解惑,讲解中医药知识外,还有一大批大众自媒体、商业营销号等传播主体也参与其中。部分平台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短视频良莠不齐,其中不乏粗制滥造的“作品”,不少自媒体随意转载来路不明的内容,制作或编造未经业内人士审核、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甚至是虚假的中医药知识,进而使普通民众无从分辨真假,有的还会质疑中医药疗效,并在短视频平台评论区出现“黑中医”的现象,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笔者认为,短视频平台传播中医药文化,亟须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加强监管,规范传播,“披沙拣金、去粗取精”,使中医药文化传播科学、专业、规范,有效促进短视频平台助力中医药文化大众传播。2017年6月1日实施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详细规定了微信、微博、客户端和其他自媒体发布信息的具体要求。短视频虽短,但监管不该有“短板”。各地有关部门应建立传播素材甄选、传播内容审查、传播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对自媒体信息发布的监管、核查力度,对恶意歪曲事实、虚假不实的各类中医药信息及时删除和澄清,为中医药文化传播保驾护航。
同时,要积极发挥主流媒体、官方平台在政策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医家人文故事等方面的主导传播作用,充分发挥“官方话语权”,以正确、科学、严谨的视频作品获得民众信赖,担当起中医药文化大众传播的引领者责任。此外,自媒体、网民及社会各界要各尽其责,改进和完善传播内容、传播手段,避免出现内容同质化、庸俗化等问题,打造优质高效的短视频平台,深入有效地传播中医药文化。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科学技术协会)
(责任编辑:高继明)